你好,我是张磊。今天我和你分享的主题是:牛刀小试之我的第一个容器化应用。
在上一篇文章《从0到1:搭建一个完整的Kubernetes集群》中,我和你一起部署了一套完整的Kubernetes集群。这个集群虽然离生产环境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没有一键高可用部署),但也可以当作是一个准生产级别的Kubernetes集群了。
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扮演一个应用开发者的角色,使用这个Kubernetes集群发布第一个容器化应用。
在开始实践之前,我先给你讲解一下Kubernetes里面与开发者关系最密切的几个概念。
作为一个应用开发者,你首先要做的,是制作容器的镜像。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在容器基础部分《白话容器基础(三):深入理解容器镜像》重点讲解过了。
而有了容器镜像之后,你需要按照Kubernetes项目的规范和要求,将你的镜像组织为它能够“认识”的方式,然后提交上去。
那么,什么才是Kubernetes项目能“认识”的方式呢?
这就是使用Kubernetes的必备技能:编写配置文件。
备注:这些配置文件可以是YAML或者JSON格式的。为方便阅读与理解,在后面的讲解中,我会统一使用YAML文件来指代它们。
Kubernetes跟Docker等很多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推荐你使用命令行的方式直接运行容器(虽然Kubernetes项目也支持这种方式,比如:kubectl run),而是希望你用YAML文件的方式,即:把容器的定义、参数、配置,统统记录在一个YAML文件中,然后用这样一句指令把它运行起来:
$ kubectl create -f 我的配置文件
这么做最直接的好处是,你会有一个文件能记录下Kubernetes到底“run”了什么。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replicas: 2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7.9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像这样的一个YAML文件,对应到Kubernetes中,就是一个API Object(API对象)。当你为这个对象的各个字段填好值并提交给Kubernetes之后,Kubernetes就会负责创建出这些对象所定义的容器或者其他类型的API资源。
可以看到,这个YAML文件中的Kind字段,指定了这个API对象的类型(Type),是一个Deployment。
所谓Deployment,是一个定义多副本应用(即多个副本Pod)的对象,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是第9篇文章《从容器到容器云:谈谈Kubernetes的本质》)曾经简单提到过它的用法。此外,Deployment还负责在Pod定义发生变化时,对每个副本进行滚动更新(Rolling Update)。
在上面这个YAML文件中,我给它定义的Pod副本个数(spec.replicas)是:2。
而这些Pod具体的又长什么样子呢?
为此,我定义了一个Pod模版(spec.template),这个模版描述了我想要创建的Pod的细节。在上面的例子里,这个Pod里只有一个容器,这个容器的镜像(spec.containers.image)是nginx:1.7.9,这个容器监听端口(containerPort)是80。
关于Pod的设计和用法我已经在第9篇文章《从容器到容器云:谈谈Kubernetes的本质》中简单的介绍过。而在这里,你需要记住这样一句话:
Pod就是Kubernetes世界里的“应用”;而一个应用,可以由多个容器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像这样使用一种API对象(Deployment)管理另一种API对象(Pod)的方法,在Kubernetes中,叫作“控制器”模式(controller pattern)。在我们的例子中,Deployment扮演的正是Pod的控制器的角色。关于Pod和控制器模式的更多细节,我会在后续编排部分做进一步讲解。
你可能还注意到,这样的每一个API对象都有一个叫作Metadata的字段,这个字段就是API对象的“标识”,即元数据,它也是我们从Kubernetes里找到这个对象的主要依据。这其中最主要使用到的字段是Labels。
顾名思义,Labels就是一组key-value格式的标签。而像Deployment这样的控制器对象,就可以通过这个Labels字段从Kubernetes中过滤出它所关心的被控制对象。
比如,在上面这个YAML文件中,Deployment会把所有正在运行的、携带“app: nginx”标签的Pod识别为被管理的对象,并确保这些Pod的总数严格等于两个。
而这个过滤规则的定义,是在Deployment的“spec.selector.matchLabels”字段。我们一般称之为:Label Selector。
另外,在Metadata中,还有一个与Labels格式、层级完全相同的字段叫Annotations,它专门用来携带key-value格式的内部信息。所谓内部信息,指的是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的,是Kubernetes组件本身,而不是用户。所以大多数Annotations,都是在Kubernetes运行过程中,被自动加在这个API对象上。
一个Kubernetes的API对象的定义,大多可以分为Metadata和Spec两个部分。前者存放的是这个对象的元数据,对所有API对象来说,这一部分的字段和格式基本上是一样的;而后者存放的,则是属于这个对象独有的定义,用来描述它所要表达的功能。
在了解了上述Kubernetes配置文件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现在就可以把这个YAML文件“运行”起来。正如前所述,你可以使用kubectl create指令完成这个操作:
$ kubectl create -f nginx-deployment.yaml
然后,通过kubectl get命令检查这个YAML运行起来的状态是不是与我们预期的一致:
$ kubectl get pods -l app=nginx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9gdvr 1/1 Running 0 10m
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v6j7w 1/1 Running 0 10m
kubectl get指令的作用,就是从Kubernetes里面获取(GET)指定的API对象。可以看到,在这里我还加上了一个-l参数,即获取所有匹配app: nginx标签的Pod。需要注意的是,在命令行中,所有key-value格式的参数,都使用“=”而非“:”表示。
从这条指令返回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两个Pod处于Running状态,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个Deployment所管理的Pod都处于预期的状态。
此外, 你还可以使用kubectl describe命令,查看一个API对象的细节,比如:
$ kubectl describe pod 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9gdvr
Name: 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9gdvr
Namespace: default
Priority: 0
PriorityClassName: <none>
Node: node-1/10.168.0.3
Start Time: Thu, 16 Aug 2018 08:48:42 +0000
Labels: app=nginx
pod-template-hash=2315082692
Annotations: <none>
Status: Running
IP: 10.32.0.23
Controlled By: ReplicaSet/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
...
Events:
Type Reason Age From Message
---- ------ ---- ---- -------
Normal Scheduled 1m default-scheduler Successfully assigned default/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9gdvr to node-1
Normal Pulling 25s kubelet, node-1 pulling image "nginx:1.7.9"
Normal Pulled 17s kubelet, node-1 Successfully pulled image "nginx:1.7.9"
Normal Created 17s kubelet, node-1 Created container
Normal Started 17s kubelet, node-1 Started container
在kubectl describe命令返回的结果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Pod的详细信息,比如它的IP地址等等。其中,有一个部分值得你特别关注,它就是Events(事件)。
在Kubernetes执行的过程中,对API对象的所有重要操作,都会被记录在这个对象的Events里,并且显示在kubectl describe指令返回的结果中。
比如,对于这个Pod,我们可以看到它被创建之后,被调度器调度(Successfully assigned)到了node-1,拉取了指定的镜像(pulling image),然后启动了Pod里定义的容器(Started container)。
所以,这个部分正是我们将来进行Debug的重要依据。如果有异常发生,你一定要第一时间查看这些Events,往往可以看到非常详细的错误信息。
接下来,如果我们要对这个Nginx服务进行升级,把它的镜像版本从1.7.9升级为1.8,要怎么做呢?
很简单,我们只要修改这个YAML文件即可。
...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8 #这里被从1.7.9修改为1.8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可是,这个修改目前只发生在本地,如何让这个更新在Kubernetes里也生效呢?
我们可以使用kubectl replace指令来完成这个更新:
$ kubectl replace -f nginx-deployment.yaml
不过,在本专栏里,我推荐你使用kubectl apply命令,来统一进行Kubernetes对象的创建和更新操作,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 kubectl apply -f nginx-deployment.yaml
# 修改nginx-deployment.yaml的内容
$ kubectl apply -f nginx-deployment.yaml
这样的操作方法,是Kubernetes“声明式API”所推荐的使用方法。也就是说,作为用户,你不必关心当前的操作是创建,还是更新,你执行的命令始终是kubectl apply,而Kubernetes则会根据YAML文件的内容变化,自动进行具体的处理。
而这个流程的好处是,它有助于帮助开发和运维人员,围绕着可以版本化管理的YAML文件,而不是“行踪不定”的命令行进行协作,从而大大降低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
举个例子,一位开发人员开发好一个应用,制作好了容器镜像。那么他就可以在应用的发布目录里附带上一个Deployment的YAML文件。
而运维人员,拿到这个应用的发布目录后,就可以直接用这个YAML文件执行kubectl apply操作把它运行起来。
这时候,如果开发人员修改了应用,生成了新的发布内容,那么这个YAML文件,也就需要被修改,并且成为这次变更的一部分。
而接下来,运维人员可以使用git diff命令查看到这个YAML文件本身的变化,然后继续用kubectl apply命令更新这个应用。
所以说,如果通过容器镜像,我们能够保证应用本身在开发与部署环境里的一致性的话,那么现在,Kubernetes项目通过这些YAML文件,就保证了应用的“部署参数”在开发与部署环境中的一致性。
而当应用本身发生变化时,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可以依靠容器镜像来进行同步;当应用部署参数发生变化时,这些YAML文件就是他们相互沟通和信任的媒介。
以上,就是Kubernetes发布应用的最基本操作了。
接下来,我们再在这个Deployment中尝试声明一个Volume。
在Kubernetes中,Volume是属于Pod对象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需要修改这个YAML文件里的template.spec字段,如下所示: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replicas: 2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8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volumeMounts:
-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name: nginx-vol
volumes:
- name: nginx-vol
emptyDir: {}
可以看到,我们在Deployment的Pod模板部分添加了一个volumes字段,定义了这个Pod声明的所有Volume。它的名字叫作nginx-vol,类型是emptyDir。
那什么是emptyDir类型呢?
它其实就等同于我们之前讲过的Docker的隐式Volume参数,即:不显式声明宿主机目录的Volume。所以,Kubernetes也会在宿主机上创建一个临时目录,这个目录将来就会被绑定挂载到容器所声明的Volume目录上。
备注:不难看到,Kubernetes的emptyDir类型,只是把Kubernetes创建的临时目录作为Volume的宿主机目录,交给了Docker。这么做的原因,是Kubernetes不想依赖Docker自己创建的那个_data目录。
而Pod中的容器,使用的是volumeMounts字段来声明自己要挂载哪个Volume,并通过mountPath字段来定义容器内的Volume目录,比如:/usr/share/nginx/html。
当然,Kubernetes也提供了显式的Volume定义,它叫作hostPath。比如下面的这个YAML文件:
...
volumes:
- name: nginx-vol
hostPath:
path: " /var/data"
这样,容器Volume挂载的宿主机目录,就变成了/var/data。
在上述修改完成后,我们还是使用kubectl apply指令,更新这个Deployment:
$ kubectl apply -f nginx-deployment.yaml
接下来,你可以通过kubectl get指令,查看两个Pod被逐一更新的过程:
$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ginx-deployment-5c678cfb6d-v5dlh 0/1 ContainerCreating 0 4s
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9gdvr 1/1 Running 0 10m
nginx-deployment-67594d6bf6-v6j7w 1/1 Running 0 10m
$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ginx-deployment-5c678cfb6d-lg9lw 1/1 Running 0 8s
nginx-deployment-5c678cfb6d-v5dlh 1/1 Running 0 19s
从返回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旧两个Pod,被交替创建、删除,最后剩下的就是新版本的Pod。这个滚动更新的过程,我也会在后续进行详细的讲解。
然后,你可以使用kubectl describe查看一下最新的Pod,就会发现Volume的信息已经出现在了Container描述部分:
...
Containers:
nginx:
Container ID: docker://07b4f89248791c2aa47787e3da3cc94b48576cd173018356a6ec8db2b6041343
Image: nginx:1.8
...
Environment: <none>
Mounts:
/usr/share/nginx/html from nginx-vol (rw)
...
Volumes:
nginx-vol:
Type: EmptyDir (a temporary directory that shares a pod's lifetime)
备注:作为一个完整的容器化平台项目,Kubernetes为我们提供的Volume类型远远不止这些,在容器存储章节里,我将会为你详细介绍这部分内容。
最后,你还可以使用kubectl exec指令,进入到这个Pod当中(即容器的Namespace中)查看这个Volume目录:
$ kubectl exec -it nginx-deployment-5c678cfb6d-lg9lw -- /bin/bash
# ls /usr/share/nginx/html
此外,你想要从Kubernetes集群中删除这个Nginx Deployment的话,直接执行:
$ kubectl delete -f nginx-deployment.yaml
就可以了。
在今天的分享中,我通过一个小案例,和你近距离体验了Kubernetes的使用方法。
可以看到,Kubernetes推荐的使用方式,是用一个YAML文件来描述你所要部署的API对象。然后,统一使用kubectl apply命令完成对这个对象的创建和更新操作。
而Kubernetes里“最小”的API对象是Pod。Pod可以等价为一个应用,所以,Pod可以由多个紧密协作的容器组成。
在Kubernetes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它通过一种API对象来管理另一种API对象,比如Deployment和Pod之间的关系;而由于Pod是“最小”的对象,所以它往往都是被其他对象控制的。这种组合方式,正是Kubernetes进行容器编排的重要模式。
而像这样的Kubernetes API对象,往往由Metadata和Spec两部分组成,其中Metadata里的Labels字段是Kubernetes过滤对象的主要手段。
在这些字段里面,容器想要使用的数据卷,也就是Volume,正是Pod的Spec字段的一部分。而Pod里的每个容器,则需要显式的声明自己要挂载哪个Volume。
上面这些基于YAML文件的容器管理方式,跟Docker、Mesos的使用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而从docker run这样的命令行操作,向kubectl apply YAML文件这样的声明式API的转变,是每一个容器技术学习者,必须要跨过的第一道门槛。
所以,如果你想要快速熟悉Kubernetes,请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练习:
更重要的是,在部署到Kubernetes之后,接下来的所有操作,要么通过kubectl来执行,要么通过修改YAML文件来实现,就尽量不要再碰Docker的命令行了。
在实际使用Kubernetes的过程中,相比于编写一个单独的Pod的YAML文件,我一定会推荐你使用一个replicas=1的Deployment。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感谢你的收听,欢迎你给我留言,也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