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期权股权:如何正确处理公司的期权、股权?

你好,我是王喆。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对程序员特别重要的财富项:公司期权和股权。

在传统行业,得到公司的股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只有VP及以上级别的员工才有可能获得股权激励。但在互联网领域,几乎所有资深一点的程序员都有可能获得公司的股权。在创业环境最成熟的硅谷,股权激励甚至会覆盖所有的员工。所以作为程序员,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独有的行业优势,抓住让我们财富增值的机会。

那么,到底什么是股权激励?期权和股权有什么区别?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好它们,实现财富的增值呢?学完今天这一讲,你就能得到答案。

到底什么是期权和股权?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股权激励”。从目的上说,“股权激励”是公司的拥有者为了激励员工,让员工更有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把一部分公司股份授权给员工的奖励方式。从形式上来说,“股权激励”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授予“股权”,一种是授予“期权”。

股权的概念很好理解,它指的是股东对公司享有的包括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通俗点说,拿到股权后你就是公司的股东了,就获得了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的分红、投票等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权利。

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员工的股权激励,基本都是以直接授予RSU(受限股票单元)的形式实现的。这里提到的RSU,除了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点卖出外,跟股民们从交易所买入的股票是一样的。但是,那些处于创业阶段,还未上市的公司,往往会用授予期权的方式来激励员工。

和直接授予股权比起来,授予期权有什么区别呢?

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期权”并不是实实在在的股权,获得期权的员工不享受股权附带的任何权利。期权仅仅是一种合约这个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时间段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你行使这个权利的行为,叫做“行权”。

通俗点说,期权规定了一个购买股权的价格,你可以在某一时间段内用这个价格购买到股权。比如说,公司授予你了1000股期权,行权价格是每股10块,行权的时限是从授权日起的四年之内。那么,你就可以在未来四年内,花 10×1000=1万块 把这些期权变成股权。所以,期权操作的重点是,你需要花钱来行权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般来说,公司期权的价格是跟公司当前的估值挂钩的。如果公司的估值不涨,你手里的期权有意义吗?没有。因为你花1万块钱买到的股权还是只值1万块,没有得到任何收益。

但是,假设你们团队士气高涨,商业模式对路,四年后公司的估值翻了十倍,成功在港股上市。这个时候你行不行权呢?当然要行权了。你花1万块钱兑现了1000股股权,这1000股股权值100×1000=10万块,你这一下就赚了9万块。

这就是公司使用期权激励的意义:它给了你跟公司一起成长的动力。如果公司估值不涨,你手里的期权就没有意义;如果公司以远高于你行权价的股价上市,你的期权将收到丰厚的回报。

所以,在谈offer的时候,如果你要入职的公司有股权激励,一定要搞清楚公司授予你的是股权还是期权。如果是期权,还要弄清楚行权价是多少。如果行权价过高,一定要评估一下这样的期权还有没有意义。这是避免踩坑的最基本操作。

在职业规划中,如何更合理地追求股权收益?

清楚了期权和股权的区别,我们就来谈一谈,在一个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股权或期权来实现财富的增长。为了表述方便,我下面把期权和股权统称为股权。

具体来说,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财富后,再去追求股权收益

或者反过来说,我不建议你在职业生涯早期过多考虑股权的影响,而忽视了你积累技术财富的机会。因为在职业生涯早期,你的职场价值是非常低的,既没有太多选择公司的资历,也没有跟公司讨价还价的资本。

我给你举个例子:五年前刚毕业的小A看到了某头条的机会,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但这时候的小A根本拿不到什么股权。因为只有达到资深工程师以上的级别,才能够拿到足够可观的股数。所以,刚毕业的小A最应该做的,是完成初期的技术财富积累,才能在五年后的今天把握住这些机会。

第二,如果你不是职场高端玩家,尽量不要尝试加入初创公司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了:小A还是没赶上合适的时机,如果他在更早的时候加入某头条,成为头100个员工,那不是早就财富自由了?

我想告诉你的是,这种做法的风险更大,不建议普通人尝试。我也参与了2009年到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因此清楚地知道,那时的某头条不只一次曾处在死亡的边缘。这个公司能活到现在,并且发展壮大,还让你看到那么多员工实现了财富自由,幸存者偏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定要清楚,初创企业是只适合高端玩家的“玩法”。如果你在行业内已经是个老兵了,不仅基本解决了个人和家庭的生存问题,还有了足够的技术财富和人脉财富,这时候就是你创业的好机会。反之,如果你现在只是个行业新人,除了精力旺盛什么都没有,就不应该用你积累财富的黄金时间去冒险。我知道,总有1%的人会成为幸运儿,但我们更可能是那99%的普通人。

第三,不要忽视上市公司的股权升值机会。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认知:想靠股权提升个人财富,只能去创业公司。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事实上,上市公司可能是风险更小,收益也不低的选择。腾讯、小米,甚至是苹果这样的巨无霸,都有过股价1年翻倍,3年翻5倍的时段。特别是最近3年,由于美股大盘的强劲,股价翻10倍的上市公司也并不罕见。

所以,如果你对一个行业很熟悉,可以先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知识,做好业内上市公司的调研。然后,通过加入一家上市公司来“炒股”。这显然是一个既能积攒大公司技术财富,又能从公司股权中获得收益的好机会。

我们要规避哪些期权和股权上的陷阱?

在处理股权时,一方面我们应该慎重地选择公司,尽量让自己未来的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牢记“防人之心不可无”,尽量去规避股权协议上的陷阱。关于这一点,我接下来会分小公司和大公司两种情况谈一谈。

对于小公司,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股权协议的合法性问题。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同事,就遇到过不合规的股权协议带来的后续纠纷,甚至最后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当你决定加入一家初创公司时,一定要避开这几个“陷阱”:

只要上面的事情发生任何一项,就可以证明这家初创公司一定是一家不诚信的公司。即使某一次你侥幸避开了“坑”,也一定还有更多劳神费心的问题在等着你。对此,我唯一的建议就是尽早止损。你要做的是仔细地辨别,加入一家能够让你积累财富的公司,而不是在这些毫无价值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事实上,即使有书面的期权协议,某些初创公司仍然可以用一些复杂的持股方式把你“绕晕”。这就是我建议你谨慎选择加入初创公司的原因。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除非遇到一家真心实意吸引人才的初创公司,那我不建议你选择创业这条道路。这时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积累技术财富。

如果你选择的是大公司,又是另一种情况了。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或者融资到C轮之后的独角兽公司不会存在诚信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规划,重点关注股权授予的细节

举个例子来说,某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授权计划是这样的:股票分四年授予,分别是第一年底0%,第二年底50%,第三年底25%,第四年底25%。但是,这家公司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两年内的离职率是70%。这时候,你就要做一个选择了:是加入后的两年内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还是干脆不加入?

如果下定决心加入,你就得铆足了劲,尽全力取得成功,不要在两年内出局。但是,如果你接下来的两年内,有一些和全身心工作相冲突的人生规划,比如结婚生子、照顾老人,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干脆不要加入。我们都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如果贸然加入,很可能会二者皆失。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C轮之后的公司,期权价格已经非常高了,升值空间就很小。比如某智能设备的厂商,2015年估值就高达450亿美元,但三年后它上市时并没有增值,那么它当初的期权价值就非常低。当然,很多公司上市前就会直接发放无买入成本的RSU来吸引人才,这样的公司当然是更值得加入的。

综合来说,加入一家大公司时,应该重点关注它的授权细节和这家公司的成长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股权财富有更好的增值空间。

拿到股权后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你现在已经拿到了股权,也要注意对它的处理方式,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无法让我们的财富增值,反而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

对于股权的处理,我们应该考虑两个关键词:“”和“风险分散”。

第一个关键词“税”非常重要。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在美股上市的,我来算算你要交多少税。

假设公司直接授予了你RSU,2019年公司给了你1000股,这时公司的股价是50美元,总价值50000美元。在授予你的那一刻,公司就会为你预扣个人所得税,个税税率根据你的收入水平来确定,大概是20%-40%之间。在这里,我们取30%,也就是说你手上的股份价值35000美元。

经过两年的奋斗,2021年,公司股价上涨了,从50美元涨到了100美元一股。这时,你想卖了这些股票去买房,按说股价翻倍,你的股票价值也应该从35000美元涨到了70000美元。但是,你在卖出的时候,还要为盈利部分交资本增值税(long-term capital gain tax)。税率一般是15%左右,所以要交35000×15%=5250美元,最终你能拿到手的钱一共大约是65000美元。

这还是长期持有的情况,如果你在拿到股票后一年之内就想卖出呢?对不起,你交的资本所得税属于短期资本增值税,高达35%,所以盈利的35000元要交35000×35%=12250元,到手仅有57750元。

可以看到,原本可以价值10万美元的1000股股票,扣完各种税之后,到你手里要打折35%到45%。由于阶梯形的征税方案,对于那些收入非常高的同学来说,这个上限最高可达50%以上。

所以,在拿到股票后,只有在两个时间点卖出是比较合适的。一是刚授权的时候,你不用交资本增值税,可以把这些钱投资到其他地方或者用来消费;二是在授权一年后,短期资本增值税转换成了长期增值税,税率可以大幅降低。

第二个关键词是“风险分散”。要知道,你所在的公司一旦上市,你拥有的股票价值飞速上涨,往往会造成股票这一资产在你的总体资产中占比过大。认真学习过 03讲 的同学一定记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财富失衡状态,我们需要尽快进行财富的再平衡,防止单一资产的风险敞口过大。

拿我自己来说吧,每次公司授权股票给我后,我就会立马卖出一半,并按照我的长期资产配置组合进行重新分配,分散单一资产价值下跌的风险。当然,这里也是应用“支点投资法”的好地方:到底卖出多少公司股票,应该基于你主动的判断。作为公司的员工,没有人会比你更清楚公司的发展潜力,所以你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投资支点。如果你觉得公司发展好,就少卖出或者不卖出;如果前景不那么明朗,就多卖出股票。

而在你离职的时候,情况又变得不一样了。因为你不再拥有获得公司股权的机会,这时候保留相当一部分原公司股票就是更加明智的选择。这里,我们也可以用“风险分散”的思想来看这个问题:你离开了这个公司,就有丢失公司发展红利的风险,为了对冲这个风险,最好保留该公司的股票,让你的离职损失不那么高。

小结

这一讲,我们聊了程序员群体特有的一项财富红利,期权和股权。可以说,股权处理得好,上可财富自由,下可丰衣足食。对于这个如此重要的财富项,我要再强调一下关于它的几个要点:

  1. 股权是股东对公司享有的包括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
  2. 期权仅仅是一种合约,这个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时间段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3. 对于追求股权收益,我有三个建议:第一,要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财富后,再去追求股权的收益。第二,不是职场的高端玩家,尽量不要去尝试初创公司。第三,不要忽视上市公司的股权升值机会。
  4. 要分两种情况规避股权陷阱:对于初创公司,一定要注意股权协议的合法性;对于上市公司,要注意股权协议的细节,和公司的成长性。
  5. 拿到股权之后,在处理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税对最终收入的影响。第二,要用风险分散的思想去处理到手的股权。

思考题

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政策:在你入职时,可以自主选择总收入中股权和现金的比例。假设你要入职的公司是阿里巴巴,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你会怎么选择这个比例呢?你觉得股票配置比例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你做这个决策的支点是什么?

欢迎你在留言区与我交流讨论,我们下一讲见。